本書的原著于2009年4月在日本出版以后,立即成為暢銷書,并連續(xù)占據(jù)排行榜前列。初版后不到一年,接連再版,獲得年輕讀者們廣泛的支持。
我寫這本書是出于對日本社會變質的深刻憂慮。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日本從廢墟中奮起,經濟快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人們在贊嘆物質富裕的同時,卻喪失了最重要的價值觀,而正是這種價值觀才從根本上支撐了日本經濟的發(fā)展。
這里所說的價值觀指的是勞動觀,就是對工作的基本觀念。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的時間最多,人們在工作中學到的東西也最多。但是,現(xiàn)在許多人卻找不出在工作這一尊貴的行為中所包含的目的和意義。
因此,多年來,在日本的年輕人中逃避工作的傾向逐漸嚴重。比如,在年輕人中,不想認真干活,靠打零工糊口,無固定工作的自由職業(yè)者急速增加,這已經成為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由于泡沫經濟的消極影響,在理應承擔起當今社會責任的這一代年輕人中,將“流汗工作”視為美德的社會風氣逐漸淡薄,而不勞而獲,想靠投機賺大錢的惡劣風潮卻在逐年增強。
這種勞動觀、價值觀的變化,伴隨日本勞動人口的減少,再加上人們勞動熱情的降低,不僅招致日本國際競爭力的下降,而且對日本這個國家的成長和發(fā)展也投下了陰影。
“這樣下去,日本將會國將不國。所以,就在今天,必須對勞動,對工作,從根本上重新審視。將勞動、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及其方法告訴年輕的一代!”抱著這樣的使命感我執(zhí)筆直書。
我認為,上述觀點對于取得驚人的經濟發(fā)展的中國而言,也具有同樣的參考意義。據(jù)說,中國在伴隨經濟增長而來的急劇的社會變動中,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今后中國要持續(xù)高速的經濟增長,要成為全球第一經濟大國,那么,如何在整個社會確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將是一個不可等閑視之的巨大的課題。
本書的內容不過是從我粗淺的人生經驗和思索中所產生的質樸的“勞動觀”。但同時,它又是從我70余年的切身經歷中所獲得的不可動搖的“信念”,也可以說它是被實踐所證明了的正確的“哲學”。
表述我“勞動觀”的這本書,如果能成為肩負中國未來的年輕人前進的路標,我將感到莫大的榮幸。自古以來中國人一貫真摯地追求正確的為人之道,這是值得中國人高度自豪的。如果本書中的觀點能為中國人廣泛接受,也將是我的望外之喜。
最后,在《働き方》這本書的中文簡體字版本以“干法”為書名出版之際,請允許我對為本書的出版盡心盡力的北京湛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韓焱女士,對為本書做了精彩翻譯的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曹岫云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
日本京瓷名譽會長
[稻盛“工作箴言”]
? 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 “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達到這種程度,才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 專心致志于一行一業(yè),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干,你的人生就會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 不是像豹子那樣行動迅猛,而是像牛一樣 “愚直”地專注于一行一業(yè),這樣才能磨練人格,提升能力。
? 當遇上難以克服的困難,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其實并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
? 苦難不會沒完沒了,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xù)。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這比什么都重要。
? 要完成一個產品,99%的努力是不夠的。一點差錯,一點疏忽,一點馬虎都不能允許。任何時候都要求100%的“完美主義”。
? “完美主義”不是“更好”,而是“至高無上”。這就是我在工作中不斷追求的目標。
? “鋪裝平整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的、大家正在走的路。在那樣的大路上跟著別人亦步亦趨沒有趣味。若只知步別人的后塵,則絕不能開拓新的事業(yè)。
? 即使一天的進步微不足道,但若經過十年的積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變化。